9.1图形的旋转
教材分析:
小学里已经初步接触了有关旋转的知识,本节课主要研究图形旋转的概念,图形旋转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学习中心对称的基础,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的学习,已经具备类比图形旋转知识的能力,前面图形全等的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从理论上研究和理解图形的旋转提供了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旋转及相关概念,知道图形旋转的性质,能利用性质作图.
2.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体会旋转的性质.
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二)教学难点.
经历抽象的过程,探索旋转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透明纸、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生活·数学.
展示一组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图片,提出问题.
(1)观察这组图片,你发现了哪些图形的运动?
(2)这些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思考.
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过程,如果我们把钟表的指针看成一个图形,你能说出它们是如何转动的吗?
将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二)活动·思考:
操作要求.
1.将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的位置(画板动画演示).
问题1 在三角尺ABC的旋转过程中,
找出图中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问题2 在三角尺ABC的旋转过程中,
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
2.(1)画一个△ABC,并在形外任取一个点O;
(2)用透明纸覆盖,描出△ABC,再将它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记为△A′B ′C ′.
得出结论:
(1)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三)理解·应用:
1.如图,已知点A和点O.
(1)你能画出点A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30°后的点A′吗?
(2)你能画出线段AB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30°后的图形吗?
(3)你能画出△ABC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30°后的图形吗?
2.按下列要求在方格纸中画图.
△ABC向右平移11格后,得到△A1B1C1;△A1B1C1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2B2C2.
(四)小结·思考:
1.学生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知识,请把你的体会和收获与大家交流分享.
2.教师送寄语.
(五)课后作业:
习题9.1第1、2题.